常見問題
年滿18歲以上的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必須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香港保險業發展已有180多年歷史,至今未有保險公司破產的先例。
在保監局的規定下,保險公司必須預留足夠的儲備金去應付賠償,每一間保險公司均不得低於政府所要求的150%(適用於長期保險公司)及200% (適用於一般保險公司) 償付率,而保險公司每年具體的償付率可在其官網可見。
香港保險公司均會聘請專業的計算師將實際情況中會出現的變數和假設,包括預期壽命、疾病發生的機會率、未來的利率走勢等,以計算出其儲備金償還率。
1. 約見保險代理人,保險代理人會了解客戶的需求,對客戶對行理財分析,完成財務需求分析表。
2. 保險代理人會根據分析所得結果,為客戶提供對應的保險產品選擇,並建立保險計劃書
3. 保險代理人向客戶講解各計劃書,最後由客戶進行選擇
4. 填寫和簽署投保申請書及其他相關文件,客戶可選擇於投保時一併繳交保費,亦可待保單申請批核後才繳交保費
價錢相宜,賠償率高
由於香港保險市場發展成熟,競爭激烈,各保險公司爭相推出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吸引客戶。亦因為如此,客戶可以較少保費獲得相同保障,達到高「賠償額/保費比率」
不保事項較少
與內地保險比較,香港保險的不保事項較少。以身故原因為例,醉駕、空難、核輻射底核污染或愛滋病,在內地保險被列為不保事項,而香港保險則在此等死亡原因均可獲賠償。
等候期較短
香港保險的等候期一般比內地保險短,等候期是指由保單生效至某些保障開始生效的時間間隔。例如一般的嚴重疾病,香港保險的等候期一般為60日,而內地則一般為90日。這能讓購買了保險的客戶能盡快得到保障。
保障地區範圍較廣,理賠條件較寬鬆
香港普遍保險都包括全球性保障,在世界各地都能獲得保險保障,相反,內地保險一般只局限於內地接受的診斷及治療,境外地區不作受保範圍。而且,不同的疾病定義香港與內地都大有不同,對於一些嚴重疾病例如癌症、中風及心臟病,香港保險能作出理賠的門檻都比內地保險低。
多元貨幣繳費及理賠,管理匯率風險
香港保險設有不同貨幣(包括但不限於美元、港元及人民幣)的繳費及理賠選擇,對於一些希望能管理匯率風險的客戶有很大吸引力。由於美元保單有一定程度的匯率穩定性,對於在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客戶在財產管理上可視為一種可靠的理財工具。
- 現金(適用於投保時一繳交保費)
- 銀行跨境匯款-電匯(適用於保單批核後在內地進行繳款)
- 銀行轉賬服務(適用於持有香港銀行戶口)
- 郵寄支票
- 信用卡/銀聯(適用於投保時一繳交保費)
必備文件(準投保人及準受保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 往來港澳通行證/護照
- 香港入境小票
- 其它(由於各種保險產品所需文件有所不同,具體需要攜帶的資料可先咨詢保險代理人)
- 直接銀行轉帳(適用於持有香港銀行港元戶口)
- 支票(適用於持有香港銀行港元或外幣戶口)
- 銀行跨境匯款-電匯(適用於持有內地銀行戶口)
由於政策不同,香港保險公司不會以公章來證明確認保單的有效性。而在香港正式保單的合同封頁上,有保險公司運營部總經理的簽名,即可證明保單有效,其簽名效力等同於公章。
需要幫忙?
